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資料,全台灣的基金投資人中,債券基金佔總金額的60%,「債券型基金」讓人有種既保本、又可收利息的感覺,固定配息的特性,讓它成為不少人的最愛。
今年受到QE準備退場的消息影響,大部份的債券型基金都是虧損。
面對即將到來的資金大退潮,究竟要繼續抱著領配息,忽略不斷下跌的淨值,還是贖回?
若贖回的話,又要去哪裡找配息一樣多的商品呢?
想要避免本金虧損,同時穩賺配息,有個投資工具你不能不認識 - 債券期貨。
JP Morgan全球政府債券指數走勢圖(來源:stockq)
美國五年期公債期貨走勢圖
上面兩張圖分別是JP Morgan全球政府債券指數和美國五年期公債的走勢圖,兩者的走勢差異不大,那要如何避免本金虧損,同時又穩賺配息呢?
很簡單,你買了多少債券型基金,就放空同樣金額的債券期貨就行了。
如上圖,當債券價格下跌時,買進債券基金本金的損失和放空期貨的獲利互相抵銷,債券價格上漲時則相反,因此不論基金上漲或下跌,投資的本金幾乎沒有變動。
另一方面,債券基金下跌,只會讓淨值下降,單位數並不會減少,因此每個月得到的配息金額仍是依單位數計算。
如此一來,就能像定存一樣,不必擔心本金虧損,同時又能享受每個月配息的好處了。
目前國內常見可交易的債券期貨如下
交易所 | 商品代號 | 中文簡稱 | 合約大小 | 原始保證金(USD) | 維持保證金(USD) | |
CBT | US | 30年美國長期公債 | 面額10萬美金 | 2,750 | 2,500 | |
CBT | TY | 10年美國政府債券 | 面額10萬美金 | 1623 | 1475 | |
CBT | FV | 5年美國中期債券 | 面額10萬美金 | 990 | 900 | |
CBT | TU | 2年美國中期債券 | 面額20萬美金 | 275 | 250 |
原則上每買進10萬美元的債券基金,需要賣出一口債券期貨,但因為每檔債券基金的特性不同,投資人持有的金額也可能不到10萬美元,這時就需要換算適當的比例,如果有興趣了解債券期貨的話,歡迎來信 (freeyasnowball@gmail.com) 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