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逆價差操作策略

近期的台指,從8/24大跌以來,期貨一直保持著大幅度的逆價差。

而在9/2和9/9,連續兩個週選擇權的結算日當天,期貨逆價差都快速收斂,9/9甚至變成正價差,這些現象該如何應用在操作上獲利呢?

Put – Call Parity

Put – Call Parity 是選擇權評價的基礎,它的公式如下:

C – P = S – K (1 + r)^(-T)

C = 買權價格 P = 賣權價格

S = 現貨(期貨)價格 K = 履約價

r = 無風險利率 T = 時間

如果不考慮利率和時間,簡化後就變成 C – P = S – K

移項後就變成 S = C – P + K

這個式子告訴我們,同一個履約價的Call和Put,可以看成一口期貨,當合成期貨的價格和市價不同,就有套利機會。

我們以9/2當天的情形作例子

開盤

收盤

09W1 8050call

8.9

6.1

09W1 8050put

127

0.2

09W1 合成期貨價

7931.9

8055.9

09W2 8050call

61

100

09W2 8050put

224

146

09W2 合成期貨價

7887

8004

9月期貨價

7768

7945

以履約價8050的選擇權來合成期貨,W1和W2的合成期貨價格如上表,可以看出在開盤的時候,W1 – W2間的價差45點,W2 – 9月期之間的價差達119點。

這邊要先建立一個觀念,不同到期日期貨之間的價差,就是期貨的時間價值,若沒什麼特別的理由,時間的價值應該是相等的。

若9/2當天,9月期貨的逆價差不收斂,結果會怎樣?

就會發生下個禮拜的時間,比這個禮拜值錢2倍的怪現象。

發現這個怪現象的人趁機進場,使得W2 – 9月期之間的價差縮小至59點,9月期與指數間的逆價差也因此縮小。

逆價差操作策略

當我們看到大幅度逆價差時,有2種策略可以運用

1. 作多期貨 + Sell Call + Buy Put

在同一個履約價Sell Call + Buy Put,等同於期貨空單。

以前面9/2當天的例子來說,開盤時在W2週選Sell Call + Buy Put,收盤虧損117點,但9月期貨多單可獲利177點,合計獲利60點,風險極低。

2. 作多期貨 + Sell Call

上個策略適用在有超過2個天期以上的期貨 & 選擇權價格可供參考的狀況,且風險極低。

若可以忍受較大的風險,或是在非結算日,交易量較大的只有當週及當月,沒有第三個天期輔助判斷時,我們可以省略Buy Put的部分,只做Sell Call,這就是以往曾介紹過的『週週現金流』策略。

以9/2當天的例子來說,開盤時W2週選8050Call 價格61點,若選擇價平的W2週選7900Call 價格136點;

收盤時W2週選8050Call 價格100點,若選擇價平的W2週選7900Call 價格189點,Sell Call的虧損分別為39 / 54 點,

加上9月期貨多單的獲利177點後,合計獲利138 / 123點,均較策略1優,但有下跌風險。

 

這兩個策略都能低風險賺到價差收斂的利潤,至於該選哪一個用,還是得考量自身的風險承受度。

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日月光公開收購矽品,該不該參加?

【2015/8/24】日月光宣布公開收購矽品,最高7.79億股,最低1.56億股,收購價45元,收購期間8/24 ~ 9/22。

【2015/8/28】矽品宣布與鴻海策略聯盟,發行8.4億股新股,取得鴻海3.59億股,換股比例2.34 : 1。

從收購案公布至今(9/3),過了一個禮拜,矽品的股價離收購價仍有10%以上的差距,顯示市場對收購能否成功,仍有懷疑。畢竟此時進場的獲利多寡,和收購成功與否息息相關,接下來就從幾個面向來觀察此案。

1. 成案機率

只要參加收購的股數大於1.56億股(5%),本案即成立。

clip_image001(From XQ)

從矽品股權結構觀察,法人 + 董監持股合計約65%,其餘大股東包含勞保、勞退、花旗GDR專戶、國壽……等合計持股約20%,總計較穩定的持股有85%,剩下15%最有可能參與收購應賣。

這個結構代表著,只要1/3的散戶願意將股票賣給日月光,此次收購案就能成立,機率不可謂不高。

2. 利潤下滑風險

本案收購上限為7.79億股(25%),若應賣股數超過上限,則按比例收購。也就是說,若應賣股數達30%,那麼6張應賣的股票,收購結束後就會變成22.5萬元現金與1張股票,投資人必須承擔剩下這張股票的下跌風險,增加報酬不確定性。

從第1點的股權結構可以看出,若外資不參與應賣,則應賣股數超過25%的機率不大。

3. 股權稀釋風險

矽品與鴻海發行新股並互相換股,由於原始股東無法參加此次增資,股東權益將受到影響,下表以2015H1的半年報試算,看影響程度如何。

(百萬元)

換股前

換股後

營業利益

7065

7065

業外收支

282

1646

稅前淨利

7347

8711

稅後淨利

6292

7460

股本

31164

39564

EPS

2.02

1.89

這邊假設營業利益不變,業外收入新增鴻海現金股利13.64億元,有效稅率不變,則上半年EPS將下降約7%,稀釋後本益比約11~12倍,預估殖利率仍達5%以上,對長期投資人(外資)仍具吸引力。

clip_image003(From XQ)

2010~2014年,平均本益比15倍以上。

4. 換股套利

讓我們用長期投資人(外資)的角度來思考,如果我們已經有矽品的股票,想參加收購,卻不希望失去持股,該怎麼做?

假設有100張股票應賣,可得45000 * 1000 = 450萬元現金。

若股票市價40元,4500000 / 40000 = 112.5

只要準備一筆週轉金,就能將100張庫存股票變成112張 + 2萬元現金。

第3點告訴我們,EPS稀釋的程度約7%,若換股後持股增加的程度較大,則有利可圖。

結論

綜合1~4點,我們可以推測,收購案成立的機率極高。而考慮股權稀釋效果後,11~12倍本益比對長期投資人仍具吸引力,因此長期投資人(外資)僅會視市場價格進行換股套利,25%收購上限不易超過。鴻海則為此事件中獲利最大者。

<本文僅分析風險,是否參與此次收購案,請衡量自身資金成本後作決定。>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資金管理2 – Kelly Formula

回到上篇文章中雞排攤老闆的例子,在進貨之前,一定會考慮兩件事:

1. 花多少錢進貨(總風險)

2. 進貨品項(資金分配)

本篇就先從總風險談起

 

在我們交易帳戶中的每一個商品,或是每一組運作中的交易策略,稱作一個部位。

上回已經介紹過,怎麼評估每一個部位的風險,

總風險就是將每個部位的風險加起來就行了。

 

當我們虧損1%時,需要獲利1.01%才能將虧損賺回來;

如果虧損10%,則要獲利11.11%才能賺回來,

虧損越多,回本的機會就越渺茫。

藥品廣告中,有這麼一句話:「先求不傷身體,再講求療效!」

在投資上,我們也要抱持一樣的態度「先求不傷本金,再追求績效!」

要如何不傷本金? 降低總風險就行!

 

至於總風險應該多少才適當,我們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評估 – Kelly Formula  

Kelly Formula的算式如下:

F = [bp – (1-p)] / b

F代表現有資金應進行下次投注的最佳比例 – 也就是總風險

b為獲勝可得的獲利率 – 也就是 風險 / 報酬 比

p為勝率

clip_image001

上面這個圖,表示在風險 / 報酬 比 = 2.5的情況下,總風險與勝率的關係,縱軸是勝率,橫軸是總風險。

紅色箭頭告訴我們,如果交易賺錢的機率達到40%,最大可忍受的總風險為總資金的18%左右。

一旦知道總風險應佔多少資金比例,就能知道該準備多少錢來經營我們的雞排攤(進行交易)了。

例:

假設交易一口台指期,100點停損,在上述 風險 / 報酬 比 = 2.5;勝率40%的情況下,應該準備多少資金進場交易?

總風險 = 100 * 200 = 20000

20000 / 18% = 111111

=> 如果總資金少於11萬元,就應該立即離場,暫停交易。

Kelly Formula的功能,就是為我們的帳戶畫一條警戒線。

若總風險佔的比例過高,就像抱著一顆不定時炸彈,虧損後就難以回本了。

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資金管理1 – 什麼是風險?

想像一下,我們正經營一間雞排攤,準備花1萬元成本向廠商進貨,你會如何選擇?

A. 1萬元全部進雞排

B. 5千元雞排;5千元鹹酥雞

C. 3000元雞排;3000元鹹酥雞;4000元其他品項

在作決定之前,一個精明的生意人,一定會考慮這個問題:每一個商品的預估銷售量是多少?

一旦賣不完的話,不僅積壓資金,如果壞了,更是只能認賠了。為了減少賣不完的機率,精明的老闆們多半會選擇C。

 

對一個投資人來說,交易帳戶就是我們的雞排攤,每一檔股票、期貨、選擇權的交易部位,就是攤車上的商品。

不論交易技巧多麼高明,都不應該讓某一種商品的比重太高,而是像個雞排攤老闆一般,謹慎的分配,這就是資金管理。

認識風險

資金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認識交易的風險!

簡單地說,風險就是每次進行交易可能虧損多少錢。

以選擇權賣方來說,可以用幾種方式簡單評估:

1. 最大虧損金額

一口台指選擇權和一口小台指,都是1點50元,所以我們以小台指的損益,當作選擇權的最大損益。

例: 指數9000點時,賣出履約價9000點的Call,預計指數上漲到9200點的話,SC停損,則最大虧損金額 = (9200 – 9000) * 50 = 10000元

2. Delta法

例: 指數9000點時,賣出履約價9000點的Call,Delta = -0.5,預計指數上漲到9200點的話,SC停損,則風險 = (9200 – 9000) * 0.5 * 50 = 5000元

3. Delta + Gamma法

由於Delta不是固定值,為了減少誤差,就需要同時考慮Delta和Gamma

例: 指數9000點時,賣出履約價9000點的Call,Delta = -0.5,Gamma = -0.001預計指數上漲到9200點的話,SC停損,則風險 = (9200 – 9000) * (0.5 +0.001*100) * 50 = 6000元

 

『最大虧損金額』最簡單也是最保守的方法;

『Delta法』可提升資金運用的效率,計算簡單,但是誤差比較大;

我個人則常用『Delta + Gamma法』,有Delta法的優點,而且誤差比較小。

這三種方法各有優點,可以依個人喜好選擇使用,只要前後一致就可以了。當發現帳戶風險太大的時候,記得適時作調整!

CB搜尋器 - 20150713

CB搜尋器週一更新,提供當週最新的可轉債資訊。

賣回報酬率 > 4%

CB20150713

美國升息在即,高殖利率債券族群較有優勢!

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CB搜尋器 - 20150629

CB搜尋器每週一更新,提供當週最新的可轉債資訊。

距賣回日>30天 & 賣回年化報酬率 < -50%

CB20150629

市場走空時,此族群屬高風險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選擇權進階 – 衡量波動率

除了技術型態以外,也能用量化的方式判斷買進勒式 / 跨式策略的進場時機。

簡單地說,波動上升的時候,就是進場時機,判斷波動大小的方法有下面幾種。

1. ATR指標

ATR指標全名為Average True Range(真實價格區間),指的是股價真正的波動幅度。

其算法是先計算每天的TR(True Range),再取N日的平均即可。

TR的算法如下:

TRt = max((Ht – Lt),abs(Ct-1 – Ht), abs(Ct-1 – Lt))

這個算式的意思是取下列三個數的最大值:

1. 當日高低點之差

2. 前日收盤與當日高點之差

3. 前日收盤與當日低點之差

2和3的數值將跳空缺口包含在內,因此能反映出真正的股價波動。

clip_image002

如上圖,ATR指標原本在低檔,當它上升時,買進勒式 / 跨式策略進場,後續的波動幅度達500點以上。

2. 布林通道

布林通道(Bollinger Band)由三條線組成,中心為M日移動平均線,上緣為移動平均線+ N倍標準差,下緣為移動平均線 - N倍標準差,N通常預設為2。

以N = 2 為例,將布林通道的上緣與下緣相減,再除以4,就能得到目前行情的1倍標準差,代表目前的M日平均波動率。

clip_image004

如上圖,當波動率上升時,布林通道的上下緣便會放寬,這也可作為買進勒式 / 跨式策略的進場訊號。

3. ATR與布林通道交互運用

ATR告訴我們股價真正的波動幅度,

布林通道告訴我們股價波動的標準差。

當 標準差 < ATR的值 的時候,選擇權的價格有很大的機率偏低,如下圖

clip_image006

圖中綠色框框處,上緣約10000點,下緣約9500點,

標準差約 (10000 – 9500) / 4 = 125點,

而ATR僅100點左右,表示行情波動已過大,尚待整理,此時選擇權的價格多半也偏高。

 

紅色框框處,上緣約9800點,下緣約9550點,

標準差約 (9800 – 9550) / 4 = 62.5點,

ATR約90點,高於標準差,這時便是一個極佳的買進勒式 / 跨式策略進場時機。

 

以上只是個簡單的例子,衡量波動率尚有許多方法,各位可以多加嘗試!

相關文章: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進勒式 & 跨式>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出勒式 & 跨式>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進蝶式 & 兀鷹>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出蝶式 & 兀鷹>

<選擇權進階 - 整理型態>

CB搜尋器 - 20150615

CB搜尋器每週一更新,提供當週最新的可轉債資訊。

距賣回日30~365天  &  距離轉換價 < 10%

CB20150615 

最接近轉換價   61841  大豐一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選擇權進階 - 整理型態

先前介紹買進勒式 / 跨式策略的時候,

曾經提過:適合的進場時機是行情可能大幅波動的時候。

除了經濟數據、假期……等特定事件的影響以外,技術面也可以提供些進場時機的參考訊息。

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行情可以簡單的分成上漲、下跌、盤整三種,

所以上面的這段進場時機,也可以解釋成盤整可能結束,但不確定將往哪個方向突破的時候,下面就是幾種典型的例子。

三角收斂

三角收斂2-200911趨勢線

三角收斂是一個很典型的型態,行情在一個區間內壓縮,震盪的幅度越縮越小,支撐和壓力連線形成像個三角形的形狀。

當接近三角形末端,就是買進勒式 / 跨式策略進場的時機。

一旦像上圖一樣,突破後出現波段走勢,不論漲跌,往往能獲得倍數以上的利潤。

箱型整理

區間突破-201107趨勢線

箱型是另一個常見的整理型態,

行情在一個固定的區間內來回整理,持續的時間通常比三角收斂更久。

進場時機便是突破支撐或壓力之時,一旦成功突破,獲利空間也較三角收斂大。

 

整理型態可能結束的時候,適合買進勒式 / 跨式策略進場。

相反地,在整理的過程中,便是賣出勒式 / 跨式策略進場的機會啦!

相關文章: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進勒式 & 跨式>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出勒式 & 跨式>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進蝶式 & 兀鷹>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出蝶式 & 兀鷹>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CB搜尋器 - 20150601

CB搜尋器每週一更新,提供當週最新的可轉債資訊。

距賣回日50天以上 &  賣回報酬率 > 0  &  距離轉換價 < 20%

CB20150601

賣回報酬率最高  62193  富旺三

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CB搜尋器 – 20150525

CB搜尋器改為每週一更新,提供當週最新的可轉債資訊。

高風險族群  賣回年化報酬率 < –50%

CB20150525

說明:

賣回年化報酬率呈現大幅負值有兩種情形

1. 現股價格遠高於轉換價

2. 接近賣回日(或到期日),CB價格仍有大幅溢價

這兩種情況下,買進CB都無法享受到債券的保護效果,進場前需謹慎。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CB搜尋器 - 20150511

CB搜尋器每週日更新,提供當週最新的可轉債資訊。

今年內可賣回  且  年化報酬率 > 1.5%

image

2015年5月3日 星期日

CB搜尋器 – 20150503

CB搜尋器每週日更新,提供當週最新的可轉債資訊。

與轉換價差距 < 20%  且  賣回年報酬 > 0

CB20150503

最接近轉換價   14322  大魯二

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Rolling - 兼顧風險與獲利的交易技巧

在選擇權操作中,適時地移動履約價(Rolling)是很重要的技巧,它可以幫助我們降低風險、提高獲利。

接下來我們就以今天(2015/4/23)的行情,實例解說Rolling的作法。

黃色是當天的台指期貨走勢,粉紅色是加權指數,8:45~10:00、11:00~12:00這兩段時間有比較明顯的漲勢,最後上漲超過200點。

clip_image002

以下是當天的部分成交明細,依成交時間分成A~D四個階段。

20150423成交明細part1-1

20150423成交明細part2-1

20150423成交明細part3-1

A階段:買進9750 Call 5口,均價40.5,賣出9800 Call 5口,均價22.3,合起來是5組多頭價差,付出權利金4550元。

B階段:賣出9750 Call 5口,均價55,買進9850 Call 7口,均價19.86,收入權利金6800元。隨著行情上漲,前面建立的多頭價差組合已有獲利,將9750 Call平倉,Rolling至履約價9850,整體組合變成9800 ~ 9850的空頭價差5組外加2口Buy 9850 Call。

這樣做有幾個目的:

1. 先收回權利金6800元,已將一開始付出的權利金完全收回,即使行情反轉,也沒有損失,立於不敗之地。

2. 額外多了2口Buy Call,如果行情續漲仍有獲利。

C階段:賣出9850 Call 7口,均價30.29,買進9900Call 10口,均價16.25,收入權利金2475元,整體組合變成9800 ~ 9900的空頭價差5組外加5口Buy 9900 Call。

和B階段相同,在上漲的過程,我們利用Rolling收回部分權利金,同時增加Buy Call的口數,增加行情續漲時的獲利爆發力。

D階段:賣出9900 Call 10口,均價45.8,買進9800Call 5口,均價90.8,9850 Call短線獲利2點,收入權利金300元。認為續漲機率不高,因此這個組合全數出清。

 

2015-4-24 上午 12-49-54

從前一天的資料可以知道法人成本上緣的位置,而在今天的行情中,並沒有明顯的下跌,因此在突破前一天的法人成本上緣後,每一回的Rolling,都較積極的增加Buy Call的口數。

總計這個組合投入權利金4550元,收回權利金9575元,獲利5025元。

如果不作Rolling,以收盤價計算,一開始的9750~9800多頭價差獲利則是3950元。

兩者的獲利差距也許不明顯,但Rolling的作法,在B階段就已經把部分獲利放口袋,完全不用擔心獲利回吐,同時保有獲利潛力,就是這個技巧的最大功用。

CB搜尋器 – 20150426

CB搜尋器每週日更新,提供當週最新的可轉債資訊。

賣回年化報酬率 > 1%  且 距賣回日 50 ~ 365 天

CB20150427

年化報酬率最高  13371 再生一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CB搜尋器 - 20150419

CB搜尋器每週日更新,提供當週最新的可轉債資訊。

距離轉換價 < 10%  且  可賣回日 50~365天

 CB20150419

最接近轉換價    44301  耀億一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CB搜尋器 – 20150412

CB搜尋器每週日更新,提供當週最新的可轉債資訊。

與轉換價差距 < 15%  且  賣回年化報酬 > 0

CB20150412

最接近轉換價  56085  四維五

年化報酬率最高   25152  中工二

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選擇權策略一覽 - 時間價差

期貨選擇權和股票最大的差異,就是期貨與選擇權有到期日。

同一時間,市場上有數個不同到期日的選擇權契約可交易,不同到期日亦讓選擇權具有不同的特性。

而選擇權最大的特色,就是具有時間價值。

用白話的說法來解釋,時間價值代表選擇權履約的機率,

時間價值越高,履約價值越大。

舉例來說

買權A 價外300點 還有3天到期

買權B 價外300點 還有33天到期

在正常的情況下,33天漲300點的機率自然是遠大於3天漲300點,因此買權B的時間價值 > 買權A。

如果經過了無聊的一天,指數收平盤

買權A 價外300點 剩2天到期

買權B 價外300點 剩32天到期

少了一天的機會,買權A約略損失1/3的時間價值,買權B的時間價值則僅損失約1/33(概算值)。

上面這個例子,簡單說明了時間價值的兩個特性:

同樣履約價,到期日越遠,時間價值越大;到期日越近,時間價值減少速度越快。

利用這個特性,時間價差策略便孕育而生!

買遠賣近

買進到期日較遠的選擇權,同時賣出相同履約價,到期日較近的選擇權。

clip_image002

就像上圖所示,這個組合的損益圖,和買進蝶式很類似。

如果行情停留在履約價附近,根據到期日越近,時間價值減少速度越快的特性,投資人可以賺到時間價值。

買近賣遠

買進到期日較近的選擇權,同時賣出相同履約價,到期日較遠的選擇權。

clip_image004

這個組合的損益圖,和賣出蝶式很類似。

如果行情停留在履約價附近,投資人將損失時間價值;

但如果行情出現大幅的上漲或下跌,到期日較近的選擇權,漲跌幅度較大,反而能使投資人獲利。

時間價差的特色

兩種時間價差組合,乍看之下和買進/賣出蝶式很像。但若從Greeks的角度來看,可以發現明顯的差異。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選擇權的Gamma和Vega的正負號是相同的。

但是,到期日越遠,選擇權的Gamma越小,Vega越大。

因此,在時間價差的組合中,Gamma和Vega的正負號是不同的。

如果行情在區間震盪整理,常出現跳空,卻無波段,就適合用Gamma為正的買近賣遠組合;

如果認為即將出現波段,且是緩漲緩跌,就適合用Vega為正的買遠賣近組合。

其他

時間價差組合,可以用兩個不同到期日的Call組成,也可以用兩個不同到期日的Put組成,兩者的損益沒有明顯差異。

另外,如果用兩個不同到期日、不同履約價的選擇權,可以做出”變形”的時間價差,稱為對角價差,適合用在認為行情偏多/或是偏空的時候。

選擇權進階 – 常用Greeks介紹

看完了一系列的組合單策略,不少人應該眼花了吧!

事實上,在操作時,我們並不會去細想現在要作的是XX策略。如果真的這樣死記的話,等找到想要的組合時,多半已經錯失進場機會了。

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選擇權的Greeks,先將各組合單策略依『行情看漲/看跌』『預期波動率上升/下降』等情境分類,就能更快熟悉每個策略的特色和使用時機。

那麼,在更進一步介紹組合單策略之前,先來認識一下選擇權的Greeks!

『Greeks』的意思是希臘字,在這邊指的是用來代表選擇權風險參數的幾個希臘字母,常用的有Delta、Gamma、Theta、Vega、Rho。

其中Rho和利率有關,用到的機會較少,這邊就忽略不提。

Delta

標的物(台指期)價格每變動1點,選擇權(台指選擇權)價格變動的幅度。

Delta為正值代表作多,負值代表作空。

舉例來說,如果台指期上漲10點,

Delta值為+0.5的選擇權,大約會上漲5點,

而Delta值為-0.5的選擇權,則會下跌約5點。

利用這個損益的關係,我們就能把買進1口選擇權,視為買進XX口期貨,進行部位及風險管理。

Gamma

標的物(台指期)價格每變動1點,選擇權(台指選擇權)Delta變動的幅度。

簡單地說,上面介紹的Delta,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而Gamma,就是它變化的速度。

舉例來說,如果有兩口選擇權

選擇權A:Delta = 0.5,Gamma = 0.003

選擇權B:Delta = 0.5,Gamma = 0.001

那麼當台指期上漲100點後,選擇權A的Delta值會增加至0.8,選擇權B只會上升為0.6。

這兩個選擇權,即使一開始的Delta值一樣,但因為最終的Delta值不同,獲利也會不同。

Theta

每經過一天,選擇權價格減少的幅度,代表選擇權的時間價值。

買方的Theta為負值,代表付出時間價值;相對地,賣方的Theta為正值。

在分析時間價值的時候,如果只看Theta的數值大小,通常會失真。

我們的解決方法是,同時考量選擇權的權利金與Theat,也就是過去介紹過的Real Theta(想進一步了解Real Theta,可以參考選擇權入門,如何賺到短線利潤)。

Vega

Vega指的是IV每變動1%,選擇權的價格變化。

當Vega為正值,代表波動率上升時,買進選擇權可以獲利。

IV(隱含波動率)代表的是,以目前的選擇權成交價,換算得到的標的物波動率,也就是投資人預測的波動率。

通常,我們會把IV和歷史波動率(HV)一起分析,當IV和HV的走向不同步時,就是進場的機會。

除此之外,由於IV代表的是投資人預測的波動率,不同的投資人,預測的結果可能差異很大。如果能推測法人心目中的IV,也能作為交易時的參考(詳細作法請見如何判斷選擇權價值)。

小結

Greeks的功能,主要是以量化的方式進行分析、部位管理及風險管理。想要在選擇權操作更精進,務必要熟悉Greeks的涵義。

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CB搜尋器 - 20150406

CB搜尋器每週日更新,提供當週最新的可轉債資訊。

與轉換價差距 < 5%

CB20150406

最接近轉換價    80111  台通一

年化報酬率最高   62193  富旺三

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

CB搜尋器 - 20150329

CB搜尋器每週日更新,提供當週最新的可轉債資訊。

賣回年化報酬率 > 1%

CB20150329

今年內可賣回  &  賣回年化報酬率 > 1%

CB20150329_2

年化報酬率最高  13371 再生一

最接近轉換價    28883 新金二

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CB搜尋器 - 20150322

CB搜尋器每週日更新,提供當週最新的可轉債資訊。

 

賣回年化報酬率 > 1%

CB20150322

年化報酬最高 13371 再生一

新進榜  16111 中電一 ; 41411 龍燈一

2015年2月12日 星期四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出蝶式&兀鷹

農曆新年就快到了,還記得買進跨式/勒式策略的使用時機嗎?

『  買進跨式/勒式適合用在行情可能大幅波動的時候,

例如:

1. 企業營收公佈

2. 企業財報公佈

3. 國內外重大政策(ex:證所稅、安倍3箭、QE……等)

4. 國內外重大事件(ex:地震、歐債)

5. 其他(選舉、長假)  』

 

過去我們曾經提過,在某些情況下,價差組合有『提升報酬率』或『降低風險』的功能。

如果你認為年假期間,國際行情會有比較大的波動,

但是又不想花費那麼多的權利金避險,

本篇介紹的『賣出蝶式/兀鷹策略』,就是種節省權利金,又不會錯過行情的策略。

策略介紹

賣出蝶式/兀鷹策略指的是同時作買權多頭價差及賣權空頭價差,兩者的差別是履約價。

賣出蝶式 => 同時買進同一個履約價的Call和Put,口數相同,履約價通常選擇價平,再賣出價外的Call和Put。

賣出兀鷹 => 同時買進不同履約價的Call和Put,口數相同,履約價通常選擇價外,再賣出更價外的Call和Put。

範例

clip_image002[4]

以上圖來舉例,

賣出蝶式:買進9250 Call & 9250 Put各1口,賣出9150 Put & 9350 Call各1口,成本為付出權利金 31 + 28 – 4.7 – 2.9 = 51.4 點。

賣出兀鷹:買進9300 Call & 9200 Put各1口,賣出9150 Put & 9350 Call各1口,成本為付出權利金12.5 + 10.5 – 4.7 – 2.9 = 15.4 點。

損益分析

兩者的損益分析如同下面這個表:

損益\指數

9000

9100

9200

9250

9300

9400

9500

賣出蝶式

48.6

48.6

-1.4

-51.4

-1.4

48.6

48.6

賣出兀鷹

34.6

34.6

-15.4

-15.4

-15.4

34.6

34.6

和買進跨式/勒式策略一樣,

當行情大漲或大跌,賣出蝶式/兀鷹策略都會獲利。

兩者的差別是

賣出蝶式:Buy Call & Buy Put履約價為價平,以履約價9250為中心,虧損往兩側遞減,當漲跌幅度大於權利金收入 (在這例子中是51.4點) 就開始獲利,但超過了Sell Call & Sell Put的履約價以後,獲利就不會再增加。

賣出兀鷹: Buy Call & Buy Put履約價為價外,在買進的履約價範圍內(9200 ~ 9300)都會虧損。當漲跌幅超過買進的履約價範圍,虧損就開始減少,甚至獲利,但超過了Sell Call & Sell Put的履約價以後,獲利就不會再增加。

比較起來,賣出蝶式比較容易獲利 ( 漲過9301.4或跌破9198.6 ),

最大獲利48.6點也比賣出兀鷹多,但是也需要投入比較高的成本 (權利金51.4點)。

風險/利潤分析

我們進一步,將 最大利潤 與 投入成本(潛在風險) 作比較,可以得到下面這個表

賣出蝶式 V.S. 買進跨式

策略\指數

9100

9150

9200

9250

9300

9350

9400

買進跨式損益

91

41

-9

-59

-9

41

91

利潤/最大風險

1.54

0.69

0.69

1.54

賣出蝶式損益

48.6

48.6

-1.4

-51.4

-1.4

48.6

48.6

利潤/最大風險

0.95

0.95

0.95

0.95

同樣買進9250 Call & 9250 Put,

賣出蝶式由於成本較低,在9150~9350之間報酬率優於買進跨式,

但在9150以下或9350以上,賣出蝶式的獲利不會繼續增加,買進跨式的表現反而較佳。

賣出兀鷹 VS. 買進勒式

策略\指數

9100

9150

9200

9250

9300

9350

9400

買進勒式損益

77

27

-23

-23

-23

27

77

利潤/最大風險

3.35

1.17

1.17

3.35

賣出兀鷹損益

34.6

34.6

-15.4

-15.4

-15.4

34.6

34.6

利潤/最大風險

2.25

2.25

2.25

2.25

在賣出兀鷹及買進勒式策略的比較上,也可以看到同樣的結果。

從9250(價平)上漲或下跌100點,賣出兀鷹策略的報酬率就能高達225%,遠勝於買進勒式的117%,

但若行情繼續上漲或下跌,賣出兀鷹便賺不到後續的獲利。

 

簡單的說,在Sell Call & Sell Put的區間內,賣出蝶式/兀鷹有降低成本、提升報酬率的效果。

使用時機

和買進跨式/勒式一樣,賣出蝶式/兀鷹適合用在行情可能大幅波動的時候,

例如:

1. 企業營收公佈

2. 企業財報公佈

3. 國內外重大政策(ex:證所稅、安倍3箭、QE……等)

4. 國內外重大事件(ex:地震、歐債)

5. 其他(選舉、長假)

選擇履約價時,我們可以把Sell Call & Sell Put的履約價,訂在支撐與壓力處。

這麼做的原因是,如果行情確實有波動,卻又沒有大到突破支撐/壓力,就能達到提升報酬率的目的。 

相關文章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權多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權空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權空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權多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進跨式 & 勒式>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出跨式 & 勒式>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進蝶式 & 兀鷹>

 

 

2015年2月3日 星期二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進蝶式 & 兀鷹

在介紹價差策略時,曾經提過,在某些情況下,價差組合有『提升報酬率』或『降低風險』的功能。

那麼,能不能用價差組合,取代跨式/勒式策略中的買(賣)方呢?

本篇就介紹其中一種 - 買進蝶式/兀鷹策略。

策略介紹

買進蝶式/兀鷹策略指的是同時作賣權多頭價差及買權空頭價差,兩者的差別是履約價。

買進蝶式 => 同時賣出同一個履約價的Call和Put,口數相同,履約價通常選擇價平,再買進價外的Call和Put。

買進兀鷹 => 同時賣出不同履約價的Call和Put,口數相同,履約價通常選擇價外,再買進更價外的Call和Put。

範例

clip_image002

以上圖來舉例,

買進蝶式:賣出9250 Call & 9250 Put各1口,買進9150 Put & 9350 Call各1口,收入權利金 31 + 28 – 4.7 – 2.9 = 51.4 點。

買進兀鷹:賣出9300 Call & 9200 Put各1口,買進9150 Put & 9350 Call各1口,收入權利金 12.5 + 10.5 – 4.7 – 2.9 = 15.4 點。

損益分析

兩者的損益分析如同下面這個表:

損益\指數

9000

9100

9200

9250

9300

9400

9500

買進蝶式

-48.6

-48.6

1.4

51.4

1.4

-48.6

-48.6

買進兀鷹

-34.6

-34.6

15.4

15.4

15.4

-34.6

-34.6

從上面的表格,應該可以看出來,

漲跌的幅度小,買進蝶式/兀鷹策略才會獲利。

兩者的差別是

買進蝶式:

Sell Call & Sell Put履約價為價平,以履約價9250為中心,獲利往兩側遞減,

當漲跌幅度大於權利金收入 (在這例子中是51.4點) 就開始虧損,但超過了Buy Call & Buy Put的履約價以後,虧損就不會再增加。

買進兀鷹:

Sell Call & Sell Put履約價為價外,在賣出的履約價範圍內(9200 ~ 9300),可以獲得所有的權利金收入。

當漲跌幅超過賣出的履約價範圍,獲利就開始遞減,甚至虧損,但超過了Buy Call & Buy Put的履約價以後,虧損就不會再增加。

風險/利潤分析

我們進一步,將 最大利潤(權利金收入) 與 虧損(潛在風險) 作比較,可以得到下面這個表

買進蝶式 V.S. 賣出跨式

策略\指數

9000

9100

9200

9250

9300

9400

9500

賣出跨式損益

-191

-91

9

59

9

-91

-191

虧損/最大利潤

-3.24

-1.54

-1.54

-3.24

買進蝶式損益

-48.6

-48.6

1.4

51.4

1.4

-48.6

-48.6

虧損/最大利潤

-0.95

-0.95

-0.95

-0.95

買進兀鷹 V.S. 賣出勒式

策略\指數

9000

9100

9200

9250

9300

9400

9500

賣出勒式損益

-177

-77

23

23

23

-77

-177

虧損/最大利潤

-7.7

-3.35

-3.35

-7.7

買進兀鷹損益

-34.6

-34.6

15.4

15.4

15.4

-34.6

-34.6

虧損/最大利潤

-2.25

-2.25

 

-2.25

-2.25

很明顯地,雖然獲利較少,但買進蝶式/兀鷹策略有比較好的風險值。

使用時機

和賣出跨式 / 賣出勒式策略相同,買進蝶式/兀鷹策略適合在盤整時進場。

由於買進兀鷹策略的風險值比賣出勒式小,

在操作上,可以選擇比較靠近價平的履約價,進一步提升報酬率。

相關文章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權多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權空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權空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權多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進跨式 & 勒式>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出跨式 & 勒式>

 

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出勒式 & 跨式

大多數股票、期貨的投資人,都習慣用非多即空角度看待行情,多空看對了,你才有錢賺。

選擇權最特別的,就是我們可以沒看法。

行情千變萬化,總有看不懂的時候。如果這時候作選擇權,不必多空選邊站,也能有對應的操作方式。

上回介紹的買進勒式/買進跨式策略,不論大漲或大跌都能獲利,

今天介紹另一種,不漲不跌也能獲利的 - 賣出勒式/賣出跨式策略。

策略介紹

賣出勒式 / 賣出跨式策略指的是同時賣出Call和Put,兩者的差別是履約價。

賣出跨式 => 同時賣出同一個履約價的Call和Put,口數相同,履約價通常選擇價平。

賣出勒式 => 同時賣出不同履約價的Call和Put,口數相同,履約價通常選擇價外。

範例

clip_image002

以上圖來舉例,

賣出跨式:賣出9250 Call & 9250 Put各1口,收入權利金 31 + 28 = 59 點。

賣出勒式:賣出9300 Call & 9200 Put各1口,收入權利金 12.5 + 10.5 = 23 點。

損益分析

兩者的損益分析如同下面這個表:

損益\指數

9000

9100

9200

9250

9300

9400

9500

賣出跨式

-191

-91

9

59

9

-91

-191

賣出勒式

-177

-77

23

23

23

-77

-177

從上面的表格,應該可以看出來,

漲跌的幅度越大,賣出跨式 / 賣出勒式策略的虧損越多

兩者的差別是

賣出跨式:履約價為價平,以履約價9250為中心,獲利往兩側遞減,當漲跌幅度大於權利金收入 (在這例子中是59點) 就開始虧損。

賣出勒式:履約價為價外,在賣出的履約價範圍內(9200 ~ 9300),可以獲得所有的權利金收入。當漲跌幅超過賣出的履約價範圍,獲利就開始遞減,甚至虧損。

風險/利潤分析

我們進一步,將 最大利潤(權利金收入)虧損(潛在風險) 作比較,可以得到下面這個表

賣出跨式

策略\指數

9000

9100

9200

9250

9300

9400

9500

損益

-191

-91

9

59

9

-91

-191

虧損/最大利潤

-3.24

-1.54

-1.54

-3.24

賣出勒式

策略\指數

9000

9100

9200

9250

9300

9400

9500

損益

-177

-77

23

23

23

-77

-177

虧損/最大利潤

-7.7

-3.35

-3.35

-7.7

如同先前文章討論過的,這個數字代表風險值

它的意思是 ”每1點的獲利,需要冒多少點的風險?”

負值越大,就代表越不划算。

這個表格告訴我們,賣出跨式雖然虧損金額可能較大,但獲利也比較高,整體衡量起來不見得較差。

使用時機

賣出跨式 / 賣出勒式策略適合在盤整時進場。

判斷是否在盤整,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判斷多單(或空單)是不是集中在少數人手上,

判斷的原則可以參考『透視法人籌碼,掌握關鍵價位

一旦判斷行情在盤整,

若想要高一點的報酬率,可以選擇賣出跨式策略;

想要高一點的勝率,我們也可以參考法人的成本,操作賣出勒式策略。

相關文章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權多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權空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權空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權多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進勒式 & 跨式>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進勒式 & 跨式

大多數股票、期貨的投資人,都習慣用非多即空角度看待行情,多空看對了,你才有錢賺。

選擇權最特別的,就是我們可以沒看法。

行情千變萬化,總有看不懂的時候。如果這時候作選擇權,不必多空選邊站,也能有對應的操作方式,今天就先介紹其中一種 - 買進勒式/買進跨式策略。

策略介紹

買進勒式 / 買進跨式策略指的是同時買進Call和Put,兩者的差別是履約價。

買進跨式 => 同時買進同一個履約價的Call和Put,口數相同,履約價通常選擇價平。

買進勒式 => 同時買進不同履約價的Call和Put,口數相同,履約價通常選擇價外。

範例

clip_image002

以上圖來舉例,

買進跨式:買進9050 Call & 9050 Put各1口,成本為付出權利金 27.5 + 14 = 41.5 點。

買進勒式:買進9100 Call & 9000 Put各1口,成本為付出權利金 7.5 + 4.2 = 11.7 點。

損益分析

兩者的損益分析如同下面這個表:

損益\指數

8800

8900

9000

9100

9200

9300

買進跨式

208.5

108.5

8.5

8.5

108.5

208.5

買進勒式

188.3

88.3

-11.7

-11.7

88.3

188.3

從上面的表格,應該可以看出來,

當行情大漲或是大跌的時候,買進跨式 / 買進勒式策略都可以獲利,

相反的,漲跌幅度不大的話就會虧損。

兩者的差別是

買進跨式:履約價為價平,漲跌幅度大於買進成本 (在這例子中是41.5點) 就可以獲利。

買進勒式:履約價為價外,需要漲或跌超過買進的履約價,才有機會獲利。

使用時機

因此,這個策略適合用在行情可能大幅波動的時候,例如:

1. 企業營收公佈

2. 企業財報公佈

3. 國內外重大政策(ex:證所稅、安倍3箭、QE……等)

4. 國內外重大事件(ex:地震、歐債)

5. 其他(選舉、長假)

一旦出現可能影響市場行情的事件,又不知該如何評估是利多 / 利空時,就可以使用買進跨式 / 買進勒式策略,等待行情出現。

風險/利潤分析

我們進一步,將潛在利潤與風險(投入成本)作比較,可以得到下面這個表

買進跨式

策略\指數

8800

8900

9000

9100

9200

9300

損益

208.5

108.5

8.5

8.5

108.5

208.5

利潤/風險

5.02

2.61

0.2

0.2

2.61

5.02

買進勒式

策略\指數

8800

8900

9000

9100

9200

9300

損益

188.3

88.3

-11.7

-11.7

88.3

188.3

利潤/風險

16.09

7.55

7.55

16.09

如果漲到9300點,買進跨式策略因為投入成本較高,獲利只有投入成本的5.02倍,買進勒式策略報酬率則可以達到16.09倍。

但是相對地,如果只有漲到9100點,買進跨式策略已經開始小有利潤,買進勒式策略卻還在虧損,買進跨式策略的獲利門檻顯然比較低 (勝率高)。

簡單的做個結論,當行情可能出現大波動,卻不知道是利多還是利空的時候,投資人可以利用買進跨式 / 買進勒式策略先進場卡位,並在高勝率(買進跨式)及高報酬率(買進勒式)之間作取捨,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組合。

相關文章:

<擇權策略一覽 – 買權多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權空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買權空頭價差>

<選擇權策略一覽 – 賣權多頭價差>